智能电动车将在科技公司的推动下快速发展

1月11日,百度宣布正式成立智能车公司,以汽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入汽车行业,吉利控股集团将成为新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不仅百度,苹果也接触到了与现代汽车在自动驾驶电动车领域的合作。百度、苹果、华为等科技公司正在加速向汽车行业渗透。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新公司由百度牵头,改变了过去科技公司与汽车公司的合作模式。这意味着,百度作为汽车联网和自主驾驶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将不再为汽车公司提供支持服务,而作为汽车制造商,将拥有更多话语权。
 
在与百度的合作中,吉利并没有以代工的身份出现。吉利表示:“吉利的作用比代工更复杂,是技术和产能的双重支撑。双方的合作将以吉利的架构为基础。吉利还将提供工程技术、制造和质量控制,新公司将使用吉利的供应链采购系统。”
 
“科技公司+传统车企”的合作模式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比如SAIC与阿里、长安与腾讯联合成立了汽车联网公司,SAIC与阿里、华为与长安深化合作,共同打造高端智能电动车产品。
 
但在科技公司主导的合作模式中,百度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以上汽集团(25.050,-1.11,-4.24%)、浦东新区、阿里巴巴集团打造的智基汽车为例。在其股权结构中,SAIC集团占54%,浦东新区占18%,阿里巴巴占18%,其他占10%。SAIC集团的主导地位不言而喻。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贴着“智能电动汽车”标签的产品,但实际上智能水平还是比较有限的,属于同质化竞争。电动汽车的硬件空间相对有限,更多的增值空间在于下半年的智能之争。
 
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智能时代,科技公司拥有更强的智能技术和软件实力,进入市场造车将有利于智能电动汽车的快速进步。科技公司与汽车公司的深度合作,即使是由科技公司牵头,也会充分发挥科技公司在大数据、智能网络连接、自动驾驶等领域的优势。,从而使智能汽车产品形成差异化竞争。同时,这种合作模式也会给单独作战的传统汽车公司和追求互联网思维的新生力量带来挑战,从而改变智能电动车市场的竞争格局。
 
2020年以来,国内新的造车力量登陆资本市场,与特斯拉同台竞技,股价和市值一路飙升。但造车新势力缺乏汽车制造经验,销量的增加也暴露出产品质量和质量控制的诸多问题。相对于追求互联网思维的新造车力量,百度拥有吉利的造车架构和汽车制造经验,其智能车产品在质量和品控方面会更有保障。
 
未来如果符合行业监管要求,百度和吉利的合作可能会带动更多互联网公司和科技公司进入造车领域,智能电动车市场将进入“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时代。
热门推荐